作家專欄太極無極

雲林縣古坑鄉人,斗六高中畢業,其後就讀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,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,1985年考上教育部公費留考,1987年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攻讀博士學位,1990年回台,先後任教淡江大學及世新大學,歷經系主任、圖書館館長、教務長、大學校長職位。曾擔任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,目前是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,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。畢生酷愛閱讀、社會觀察及寫作。30歲的一場大病,開始注意養生及太極拳。

減招救大學的可行方案

發表時間:2016-01-21 點閱:3488

2016年,台灣的高教體系將面臨第一波的「105大限」,專家都在思考如何因應。

 

國立高雄第一科大校長陳振遠出了新招!他在最新一期《評鑑雙月刊》接受訪問時,點出2016年「考生人數一下子少掉5萬多人,平均減幅超過16%,而現在全國有159所大學,以最簡單的方法計算,減少16%就相當於有25所大學完全招不到學生,你可想像這情況有多嚴重!」

 

也因此他呼籲教育部要下猛藥,建議「政府採取公私立名額都減、但私立大學減額比例高於公立大學的作法,例如全部私立大學減招16%、全部公立大學只減招10%。」

 

這樣的建議,臉友有的表明贊成。但家長團體明顯持反對立場,主要還是公立大學的名額若被削減,將影響更多學生進入國立學校,他們認為受教權不能被剝奪。

 

教育部次長陳德華也站在公立學校的角度思考,認為這個建議「不務實」。主要的邏輯,在於少子化的影響本來是以私校為主,但現在卻要牽連公立學校,如果減招10%,產生出來的學雜費缺口,以政府當前財政困窘,無法挹注的情況下,恐怕公立大學都要裁減老師員額。

 

看來,社會面認為少子化是私校獨自要面對的大限!要公立學校減招,有經費及受教權的種種考慮!

 

但如果私校自己減招呢?事實上,私校不需要再由政府執行減招動作,已經逐年在自然「減招」!只要看看每年後段班學校的報到率,就知道自然減招的趨勢,擋已擋不住。

 

可是陳校長講的也是實情,「105大限」的嚴重性不能低估!這個問題需要公私立學校共體時艱!但他的齊一比率式減招,公立學校有反彈,私立學校恐怕衝擊更大!試想一個六千名學生的學校,如果減招16%,就是近千名學生!一年等於少收一億學費的收入!這對後段班的學校,恐怕是雪上加霜!

 

如果真的要減招,可能要以學校規模,分三級依比例遞減減招比較可行。

 

第一級減招15%,可以從學生數超過二萬的學校開始。以102學年的資料來看,超過二萬的學校有國立臺灣大學(32,168人)、淡江大學(27,484人)、輔仁大學(26,661人)、中國文化大學(26,337人)、國立成功大學(21,979人)、逢甲大學(20,848人)。這些學校減少15%,影響並不大。

 

第二級可以減招10%,例如南臺科技大學(19,473人)、銘傳大學(19,072人)、東海大學(17,094人)、正修科技大學(17,013人)、嘉南藥理大學(16,987人)、朝陽科技大學(16,572人)、義守大學(16,433人)、中原大學(16,167人)、國立政治大學(15,927人)、實踐大學(15,723人)、東吳大學(15,620人)、國立中興大學(15,597人)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(14,993人)、國立交通大學(14,461人)等學校,這樣的比例,應該也可承受。

 

其他學校可依學生人數,減少5%或以下。如果能如此運作,可以讓衝擊降到最低,更讓很多學校還有喘息的空間,給人心惶惶的教職員一個機會!